农工党广安市总支部: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山寨”食品监管的建议》(第020号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方面
针对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特点和信息相对闭塞的现状,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等基层力量的关键作用。一是深化法规宣传与主体责任落实。组织驻村干部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你点我检”等活动,广泛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通过移动电信短信平台发送消费风险提醒短信165万余条,印发《关于共同抵制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消费风险提示》等食品安全消费提示5期3000余份,受众人群63.8万余人次,内容侧重识别常见假劣食品(如傍名牌、劣质调味品、过期翻新食品等)、辨别“三无”产品、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实用技能;二是加强关键环节指导。驻村干部协同市场监管人员,围绕农村小商店、小餐饮、流动摊贩、集贸市场以及农村集体聚餐等关键场所和环节,聚焦环境卫生、证照公示、索证索票、食品保质期等核心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行政指导和风险提示。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向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小作坊、小摊贩)制发并解读《关于不得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提醒告诫书》,由驻村干部协助送达并督促落实,明确其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其诚信守法经营,严把进货关和销售关。
二、关于“完善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治理”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安排。先后印发《关于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食用农产品全链条溯源监管整治顽疾风险工作机制》《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要点清单》等文件,组织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二是聚焦隐患排查。以生产企业、超市、食品小经营店、食品小作坊、农贸市场、流动食品摊贩等为重点对象,以方便食品、散装食品、节令食品等为重点品种,以主体资格、假冒侵权、过期变质、原料来源、违法添加、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食品标签标识、食品感官性状等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农村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4782户次,排查整治隐患问题357个。其中,开展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排查1415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12个,开展肉制品监督抽检246批次,行政立案27起,查获涉案物品234公斤,已处罚没款6.75万元,全面加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管控整治。三是强化督促指导。通过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乡、村开展督导调研及摸排暗访49次,及时了解相关情况、调整工作措施。
三、关于“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方面
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执法行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五不放过”原则,即应立案不立案不放过、源头流向未查清不放过、惩处不力不放过、处罚未到位不放过、该移交未移交不放过,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山寨”食品、“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制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50起,移交公安机关2件,收缴假冒伪劣食品428.9公斤。加强行刑衔接,会同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广安市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明确行刑衔接实施路径和操作事项,为加大农村“山寨”食品打击力度、提高农村“山寨”食品违法成本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关于“提升正规产品竞争力”方面
一是健全品牌保护体系。重点支持岳池米粉、广安盐皮蛋、龙安柚果汁等涉农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主体健全品牌保护制度,提升产品品质与口碑。针对农村产业特点,引导本地企业提升生产标准与管理能力,鼓励开展深圳“圳品”等高质量认证,已兑现奖励支持4家企业6个产品获证,带动销售1.3亿元)。二是强化农村市场执法,严打针对农副产品及农村市场食品、保健品等日用消费品的商标侵权、制假售假、仿冒混淆等违法行为。同时,依托川货全国行、地理标志博览会等平台,推动广安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提升“广安造”在城乡市场的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
五、关于“建立和完善投诉举报机制”方面
一是整合“12315”“12345”热线,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受理处置食品安全相关的投诉举报2177件,立案39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100余万元。二是广泛征集违法线索。通过“广安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征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的公告》,组织开展“你拍我查”等活动,广泛收集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三是健全投诉举报处置机制。出台《12315投诉举报工作规则》,明确投诉举报受理处置流程、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做到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假必打、有案必查、有查必果、调处高效、文明服务。
六、关于“用心用情关注老年消费群体”方面
一是规范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针对当前保健食品会销欺诈老年人的社会顽疾,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保健食品监管的精准性、协同性、靶向性,聚焦三个坚持,大胆探索创新,持续发力推进,先后印发《探索建立保健食品“良币驱逐劣币”沙盒监管机制实施方案》《保健食品阳光营销沙盒监管办法》《保健食品虚假营销风险治理办法》《保健食品阳光营销风险防控指引》《保健食品阳光消费防骗维权指引》,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保健食品阳光沙盒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管好保健食品市场,守护老年消费群体健康消费。二是组织开展老年人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广安市广播电视台视频号、魅力广安抖音号、局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对外发布《关于“免费领礼品”售卖药品及保健品的消费风险提示》,对涉老服务机构、食品经营门店、公共场所、集贸市场、大型超市、旅游景区以及人员集中场所等地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假借专家义诊、讲课咨询等名义夸大普通商品或者服务功效,以及向老年人推销售卖伪高科技保健品,严厉打击利用电商平台、视频直播引流等方式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药品、保健品的“坑老”行为,立案查处相关案件10件。三是开展老年人送温暖行动。我局深入乡村、社区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为乡村、社区老年人捐赠健康食品、印发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开展食品安全讲座;同时,在庙会等老年人群体聚集活动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现场咨询、突发事件处置等活动,用心用情关注老年消费群体。
非常感谢贵单位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25日
相关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