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7-04
  • 发布日期 2025-08-06
  • 文号 广市农函〔2025〕121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21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06 11:38 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黄丽代表

在市人大六届次会议《关于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建议》(第12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搞好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311”(粮油、生猪、柑橘“三大”产业强势主导;广安蜜梨、广安青花椒、蔬菜、蚕桑等“一县一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县一特”产业格局。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广安龙安柚、前锋青花椒、华蓥蜜梨、岳池蔬菜、武胜大雅柑、邻水脐橙等类型多样、机制灵活、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一县一特色”乡村产业成为广安农业的亮丽名片。建成国省产业集群4个、国省产业强镇11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广安区龙安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累计建成88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3个,园区数量全省排名靠前。今年,将建成100个现代农业园区,争取获评(晋级)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以上,推进岳池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评估认定,扎实推进川东北水稻、川中丘陵油菜、川中北蚕桑等国省级产业集群建设,巩固提升11个国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成果,构建更加有地方特色和地方优势的“一县一特色”产业格局。

二、关于发展龙头企业,实现成链发展

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23户,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2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食品饮料(含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全市主抓的10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出台《广安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确定“畜禽、果蔬饮料酒、粮油、火锅食材、药材蚕桑、林竹”等6大产业为广安市未来农产品加工主攻链群。同时,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全力招大引强、壮大链主企业。一是瞄准国内外相关知名农业企业,主动引凤、千方百计把知名企业、优质资本、优良项目引进来,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方阵。聚焦我市农产品加工建圈强链的薄弱环节,力争引入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和配套主体,提升产业链整体配套水平,着力引进国内农业产业大企业、大资本,推动新希望、四川种业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广安。二是紧紧瞄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常态化开展干部入企帮扶,壮大亿元级企业群体,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品牌企业,培育一批加工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综合服务保障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带动中小型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以及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原料基地建设。三是加强农业企业“小升规”培育,深化“升规稳规”帮扶,支持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联农带农作用。

三、关于壮大生产基地,发展规模化经营

2022年起,我市规划建设100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到目前已建成81.97万亩,巩固提升80万亩特色优势产业到目前已完成71.32万亩。今年,我市将继续持续扩大基地建设成果,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主载体”。年内全面完成100万亩高标准优质粮油基地建设,80万亩特色产业基地提质增效,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集成智能监测、水肥一体化设施等绿色生产模式,打牢全域农业生产基础。围绕实现高质量建设100个现代农业园区目标,按照“一园一链、三产融合”思路,实施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管理、绿色化生产、链条化开发、品牌化运营、融合化发展,重点布局智慧农业监测系统、产地冷链分拣中心,培育“生产示范加工增值农旅融合”复合型载体。全市全域重点打造粮油、生猪产业集群,广安区、邻水县重点打造龙安柚、脐橙产业集群,武胜县重点打造火锅底料、大雅柑产业集群,岳池县重点打造米粉、蔬菜及中药材产业集群,前锋区重点打造青花椒产业集群,华蓥市重点打造蜜梨、林竹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种养基地扩大规模、提升标准,农产品加工扩大产能、提升效率,促进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贯通上下、接“一”连“二”促“三”,全面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

四、关于加强研发推广,提高科技含量

当前,我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机装备及科技成果应用不足;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及设施农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品牌价值较低等现实问题。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促进我市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是鼓励以农业企业和市场需求为牵引,不断优化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创新供给,创造有效需求。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拓展定制产品、创新产品业务,填补市场空白,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差异化发展。二是引进农业领域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科研团队来广联合办学或设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整合市内外科研资源,强化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三是依托省级科技计划农业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点关注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先进适用装备、创新产品开发等关键环节的短板弱项,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装备。四是引导支持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员进企业、入车间,深入一线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引进先进加工技术、管理模式和高层次农业人才,增强本地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创新能力,创新培育新兴农产品品牌,提升优势农产品竞争力。

我市还将围绕健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体系矩阵,新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天府粮仓”精品品牌3个;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优势产区龙头企业和社会组织牵头注册集体商标,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广安“华蓥山”、广安龙安柚、广安青花椒、广安蜜梨、岳池米粉、武胜大雅柑、邻水脐橙、广安盐皮蛋、广安松针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提升特色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依托广安区龙安柚文化旅游节、武胜县大雅柑采摘节、邻水县脐橙旅游文化节、四方山登山节、庖汤旅游文化节、四川嘉陵江龙舟旅游文化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中医药健康旅游节等节会活动,持续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农产品,提升我市农产品的“曝光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成渝美食工业博览会、四川特色食品“出川达海”、西洽会等活动,组织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参加2025川渝老字号嘉年华、2025优质农产品浙江行等展会活动,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市场影响力。充分利用好“天府云销”“工业淘宝”等数字化平台和“川行天下”、链博会、重庆融洽会、西洽会等展会平台,帮助企业拓展省内省外市场,推动“广字号”优质农产品香飘四方。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的关心和重视,希望继续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572

(联系人:邓剑联系电话:15182041974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