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7-04
  • 发布日期 2025-08-06
  • 文号 广市农函〔2025〕124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广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277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06 11:46 来源: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周宗兵代表:

在市人大六届次会议《关于加强农村产业振兴的建议》(第127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实用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

2024年以来,我市系统实施“千名英才千村行”活动,组建专家服务团30个,定点帮扶乡村270余个。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师带徒”结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100余名,遴选农业技术指导员85名,农业机械指导员117名,新培育高素质农民1728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4期、668人次。依托“天府科技云”平台,扎实开展各类科普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53场次。成功举办“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川东北经济区决赛,广安获乡村振兴类1金1铜。今年,我市将围绕壮大人才队伍,深入开展“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引进一批乡村振兴事业相关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引导青年入乡发展和就业创业,建设乡村教育、医疗、科技、治理等人才队伍,挖掘乡土工匠,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开展新兴产业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深化校地合作,加大科研和创新平台引进力度,广泛开展智力助农活动。健全灵活适用的农业农村人才培养、管理、激励机制,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此外,还将健全人才保障。建立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健全乡村人才分级分类评价体系,加大乡村人才财政保障,鼓励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员、退役军人、大学生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二、关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制定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农业311”(粮油、生猪、柑橘“三大”产业强势主导;广安蜜梨、广安青花椒、蔬菜、蚕桑等“一县一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一县一特”产业格局。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广安龙安柚、前锋青花椒、华蓥蜜梨、岳池蔬菜、武胜大雅柑、邻水脐橙等类型多样、机制灵活、规模宏大、特色鲜明的“一县一特色”乡村产业成为广安农业的亮丽名片。建成国省产业集群4个、国省产业强镇11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广安区龙安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广安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在政策措施制定上,会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强化人才支撑,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农业。后续也会持续完善配套政策,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广安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建立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

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123户,有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食品饮料(含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全市主抓的10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出台《广安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建圈强链”工作方案》,确定“畜禽、果蔬饮料酒、粮油、火锅食材、药材蚕桑、林竹”等6大产业为广安市未来农产品加工主攻链群。同时,系统谋划、加快推进,全力招大引强、壮大链主企业。一是瞄准国内外相关知名农业企业,主动引凤、千方百计把知名企业、优质资本、优良项目引进来,不断壮大产业集群骨干企业方阵。聚焦我市农产品加工建圈强链的薄弱环节,力争引入培育一批行业龙头和配套主体,提升产业链整体配套水平,着力引进国内农业产业大企业、大资本,推动新希望、四川种业集团等知名企业落户广安。二是紧紧瞄准打造一批“链主”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常态化开展干部入企帮扶,壮大亿元级企业群体,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龙头企业、头部企业和品牌企业,培育一批加工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综合服务保障企业。鼓励链主企业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带动中小型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以及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原料基地建设。三是加强农业企业“小升规”培育,深化“升规稳规”帮扶,支持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龙头企业、小微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普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联农带农作用。

四、关于“确保惠农政策的延续性”

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政策连续性: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以中央及省级政策为指导,结合广安实际明确政策目标与实施路径,确保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核心政策稳定实施。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和国家政策导向,通过“一卡通”阳光审批系统适时更新补贴清单,优化补贴标准与发放流程,确保政策精准适配发展变化。二是健全执行体系,依托“一卡通”平台实现补贴全流程在线监管,强化部门协同与基层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规范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村社公告、线上宣传、入户讲解等方式,确保政策“应享尽享”,并建立群众反馈渠道,及时回应诉求、化解矛盾。三是完善评估机制,结合绩效评价结果优化资金分配与使用方向,确保财政补贴资金精准落地、持续发挥效益。通过稳定政策预期、强化执行保障、动态优化调整,切实提升农民获得感与政策认同感,为乡村振兴提供长效支撑。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的关心和重视,希望继续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572

(联系人:邓剑联系电话:15182041974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