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广安市林业局
  • 成文日期 2022-06-20
  • 发布日期 2022-06-20
  • 文号 广市林发〔2022〕1号
  • 有效性 有效

广安市林业局关于印发《广安市2022年林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6-20 09:08 来源:广安市林业局 访问量:
【字体: 打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全市林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省市重要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林草局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狠抓林业产业发展,全力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加快推进川渝林业合作示范市林业经济大市建设奋力推进广安林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完成营造林8万亩;新建油樟产业基地0.2万亩,改造竹产业基地2.6万亩,实现林产业总产值119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8‰、8‰以内。

一、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确定造林绿化空间和位置,推进造林任务落地上图管理。充分利用可造和现有林地资源,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促进相结合,大力营造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景观林加强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生态修复区等重点区域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积极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强化华蓥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松材线虫病防控、防火生物隔离带建设、竹林风景线打造等重点,大力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有序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嘉陵江、渠江生态整治修复及白云湖、天池湖江河湖库增林增绿提升生态景观功能。加快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加强乡村通道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丰富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动员支持全社会参与国土绿化。持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二、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以现代林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木、竹、木本油料、花卉苗木、木本中药材、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康养等七大林业产业,加快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现代林业园区,争创省级现代林业园区1个、省级培育园区1个,培育市、县级现代林业园区2个。持续壮大木本油料产业巩固提升油樟产业基地7万亩,建成年加工樟叶1万吨的樟油加工厂1个。坚持改造为主、新造为辅,实施竹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竹材、竹笋加工利用,推进渠江竹生态廊道建设,打造竹林人家2个。巩固提升花卉苗木产业,提质改造花卉苗木基地0.42万亩,拓展花卉苗木市场,深化花旅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川产道地中药材基地,强力推进林草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和园区化精深加工,提质改造林草中药材基地0.2万亩。充分利用森林多维空间,立体开发林药、林茶、林菌、林菜、林花、林蜂和林下养殖畜禽为主的林下经济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个,辐射带动发展林下经济1万亩。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争创一批省级森林乡镇、森林康养基地、自然教育基地、森林康养人家。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加快马尾松、柏木低产低效林改造,着培育竹子、杉木等短中期用材,柏木、桤木等大径级用材香樟、桢楠等珍稀木材支持前锋区、华蓥市、武胜县作为全市储备林项目建设试点。

三、持续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加强林地定额管理,规范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优先保障省市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使用林地。统筹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印发实施《广安市天然林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加强天然林、国有林、集体和个人公益林管护。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稳步推进中央第二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2021年森林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有序推进2022年森林督查及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加强广安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岸线植被保护修复和湿地水鸟多样性监测,扎实做好广安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验收准备。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依法保护全市792株古树名木,推进抢救复壮,编制古树名木画册,建成华蓥山“夫妻银杏”古树小微公园;督促指导华蓥山大熊猫借展场馆项目建设,协助办理大熊猫借展手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防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检疫执法,深化联防联治。实施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科学规范除治疫木,前锋区、华蓥市实现无枯死松树;邻水县枯死松树数量同比减少10%以上,实现4个镇无枯死松树,取消两个疫点镇;岳池县、武胜县确保不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

四、常态抓好森林火险防控。深刻汲取“3·15”森林火灾教训,巩固深化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常态化抓好抓实森林火灾防控,压紧压实地方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经营主体责任,牢牢守住“两个确保”底线。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六进”(进林区、进景区、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寺庙)活动,广泛宣传森林防灭火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重点。持续抓实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摸清火灾风险底数,建立风险评估区划图,促进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由粗放型、经验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和重点火源“5个重点”,常态化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积极推广“防火码”运用,督促护林员运用“数字熊猫监测即报系统”,加强对重点区域、人群和火源的巡护监管力度。加强防火物资配备,尤其是以水灭火设备配置。推进市本级森林防灭火视频会议系统改造和《广安市森林防灭火标本兼治实施方案(20202025)》年度计划实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扑救初期火应急拉动演练,及时、科学、规范、安全处置早期火情。

五、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行林长制,及时调整、更新、公布各级林长信息及责任区域。建立林长联络员机制和林长对接机制健全林长制办公室成员单位协作制度推行资源清单、问题清单、工作提示单和重大问题督办函等“三单一函”制度组织各级林长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林,推动通过林长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全面落实村级“一长两员”制度优化巡山护林网格选聘好、培训好、管理好网格护林员。完善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逗硬落实考核奖惩措施。深入推进集体林权“三权分置”改革,加强集体林权权益保护,强化公益林补偿兑付,放活人工商品林经营。巩固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保护机制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保护积极探索林业碳汇发展模式,依托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和竹林风景线等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探索生态系统碳汇项目试点,积极推动林碳汇产品进入碳市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加强涉林企业诚信管理,提高监管效能;认真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依法依规开展行政执法。

六、强化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大与省林科院、林规院以及川农大等院校合作力度,探索共建科研基地模式全面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林业科技服务队伍,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力度,开展林业科技服务活动20次以上;积极推广应用林业先进实用技术,转化推广林业科技成果2项;强化科技示范引领,建设科技示范基地2个;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培训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及林农5000人次以上。加强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食用林产品及产地土壤质量监测年度任务。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积极应用推广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

七、全力推进林业项目建设。抢抓林业发展机遇,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深入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中省林草“十四五”规划等重要规划,积极谋划包装战略储备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森林防灭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一批涉林重大项目。积极向上汇报争取,争取更多广安林业项目纳入中、省林业项目盘子。加强与省林草局、重庆市林业局衔接汇报,推动市政府与四川省林草局、重庆市林业局签订《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林业合作示范市合作协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绩效管理,规范项目资金使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落地项目高质高效快速实施。

八、扎实开展林业自身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红色党建·绿色发展”党建品牌创建。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廉政建设风险防控,紧盯林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细化权责清单,完善制度规定,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常态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廉洁文化建设,及时通报典型案例,加强警示教育,促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升工作效能,以实干担当推进广安林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扎实开展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专项整治和干部执行力建设专项行动,深入推进政府采购、工程项目招投标等领域专项治理,大力开展以案促改工作,扎实开展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清理整治,深化“人民阅卷·广安行动”,抓好“一卡通”平台建设,强力整治乱砍林木、乱占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等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推动林业系统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鲜明选人用人导向,狠抓干部培养;加强基层林业站、国有林场及森林防灭火、护林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林业基层基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添加收藏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