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2-05-26 15:28
- 来源:区教科体局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做好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切实规范学校招生入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提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的通知》(川教函〔2021〕605号)和《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广市教体办〔2022〕21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区2022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事宜公告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划片入学。实行就近划片招生,根据各区域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及分布情况,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合理划定服务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布,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就读学位。
(二)坚持免试入学。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笔试、面试、面谈、测评或通过举办参观学校、联欢等任何名义、任何形式选拔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严禁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或学科成绩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
(三)坚持网上报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及录取工作均纳入全省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四川省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全省系统”)统一管理,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学校以任何形式提前登记收费、自主招生或自行开展招生相关报名,凡未通过“全省系统”实施的招生均属无效招生。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城区学校,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未完成核定招生计划的学校可在规定时间内开展一次补录。
(四)坚持“阳光招生”。规范招生秩序,不断完善招生公开制度,完善招生咨询、投诉渠道,及时公开公示招生政策、招生流程、招生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招生公平、公开、公正。
(五)严控班额与转学。小学、初中起始年级班额不得突破50人,其余各年级绝不准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各年级都要实行均衡编班。前锋城区及代市场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新生、接收转入学生要按条件控制,学校之间原则上不予转学。
二、招生计划
2022年,全区小学一年级提供学位2135个,共54个教学班;初中一年级提供2760个学位,共58个教学班(各校招生计划详见附件)。
三、招生对象
(一)小学
1.A类:户籍在校点服务区域内,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未注册全国小一学籍且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
2.B类: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的伤残警察、国家综合性消防队伍人员、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藏援彝干部职工、持优才卡人员子女;户籍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校点服务区域内实际居住的,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未注册全国小一学籍且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
3.C类:在校点服务区域内购房且入住人员的子女、安置的拆迁户人员子女,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未注册全国小一学籍且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
4.D类:在校点服务区域内,符合招生条件的外来、进城务工及经商随迁子女,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未注册全国小一学籍且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儿童。
(二)初中
1.A类:户籍在校点服务区域内,并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2.B类:现役军人、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的伤残警察、国家综合性消防队伍人员、抗疫一线医务人员、高层次引进人才、进藏援彝干部职工、持优才卡人员子女;户籍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校点服务区域内实际居住的,并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3.C类:在校点服务区域内购房且入住人员的子女、安置的拆迁户人员子女,并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4.D类:在校点服务区域内,符合招生条件的外来、进城务工及经商随迁子女,并完成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四、划片招生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按照学校学位和区域内学生分布,总体上实行就近划片,原则上适龄儿童在划片区域内的学校就读。同时,各校要按照就近就便入学原则,招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前锋城区学校招收小一新生区域划分
思源实验小学招生范围:前红路以东,北至民生路、南至永前大道;奋进路以东、北至永前大道、南至四合路。实际居住在该域内的适龄儿童就读思源实验小学。招生范围为:大桥社区、龙镇社区的部分区域;油库路社区、玉堂社区、长红村的全部区域。
龙塘学校招生范围:弘前大道以东,东至奋进路、北至永前大道、南至四合路。实际居住在该区域内的适龄儿童就读龙塘学校。招生范围为:大桥社区、平桥社区的部分区域。
前锋小学招生范围:弘前大道以南;弘前大道以北,东至前红路、南至永前大道、北至民生路。实际居住在该区域内的适龄儿童就读前锋小学。招生范围为:平桥社区、龙镇社区、新桥街道的部分区域;中城社区、幸福社区、红辉社区的全部区域。
(二)前锋城区学校招收初一新生区域划分
代市中学前锋校区招生范围:前红路以东,北至凉水路、南至永前大道;奋进路以东,北至永前大道、南至四合路。实际居住该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就读代市中学前锋校区。招生范围为:大桥社区、龙镇社区的部分区域;油库路社区、玉堂社区、得胜社区、长红村的全部区域。
龙塘学校招生范围:前红路以西,北至民生路、南至永前大道;奋进路以西,北至永前大道、南至四合路。实际居住该区域内的小学毕业生就读前锋龙塘学校。招生范围为:大桥社区、龙镇社区、新桥街道的部分区域;中城社区、幸福社区、红辉社区、平桥社区的全部区域。
(三)代市场镇学校招收小一新生区域划分
代市小学招生范围:长春街为界(向南延伸至广前路,向北延伸至黄桷大道),实际居住在长春街以东区域的适龄儿童就读代市小学。
代市实验学校招生范围:长春街为界(向南延伸至广前路,向北延伸至黄桷大道),实际居住在长春街以西区域内的适龄儿童就读代市实验学校。
(四)代市场镇学校招收初一新生区域划分
代市实验学校招生范围:实际居住在星城大道以西、新建路以北区域内及六桥村的小学毕业生就读代市实验学校。
代市中学代市校区招生范围:实际居住在星城大道以东的代市场镇其他区域及拱桥小学和梭罗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就读代市中学代市校区。
(五)前锋城区及代市场镇学校新生(转入学生)应提供的入学报名资料
1.户籍在前锋城区或代市场镇的需提供户口簿,学生户主在前锋城区或代市场镇购房的需提供户口簿、房产证或购房相关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等资料。
2.因征地拆迁被安置在前锋城区或代市场镇居住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户口簿、拆迁安置相关证明等资料。
3.在前锋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户口簿、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交纳社保证明等资料。
4.服务区域内经商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户口簿、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明等资料。
5.因工作调动(军队转业)在前锋城区或代市场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子女入学,需提供户口簿及相关证明。
(六)其他学校就近招生。其他学校就近招收户籍为本镇或本招生片区(按原行政区划分的村)内的适龄儿童少年,并结合学位实际情况,做好购房、经商务工等随迁子女及转学生的招收就读。
五、招生录取安排
(一)制定并发布招生政策(5月底前)
各学校按照本通知明确事项,制定并发布本校招生公告,重点面向社会公布招生划片、招生计划、招生条件等内容。
(二)信息登记审核
1.填报入学申请(6月26日前)。区教科体局根据全市工作安排于6月中旬开放学生信息采集(具体时间以市教育体育局统一通知为准)。适龄儿童少年或家长微信关注“四川教育管理服务系统”或微信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
学生家长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按校点服务区域情况申报就读学校,并按要求上传佐证资料扫描件(照片)。信息采集在6月26日前完成。
2.开展信息审核(6月30日前)。会同公安、住建、工商、人社、纪检监督等相关部门,集中办公开展线上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要注明具体原因。根据工作需要,对少数确需现场核实入学申请佐证资料的,可通知学生家长携带相关佐证资料原件到指定的审核点进行现场核实。
(三)开展招生录取
1.学校招生录取(7月20日前)。教育股将组织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招生录取并公布录取结果,通过移动端发送新生入学报到二维码,录取细则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学生或家长确认学校学位,超过规定时间未予确认视为放弃该学位。
2.学校招生补录(8月29日至30日)。错过网上招生报名时间的学生以及放弃已招录学位重新申报入学的学生,若符合相关入学条件,可于8月29日至30日在辖区学校登记汇总,按照“学位空余、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
3.双胞胎(多胞胎)子女参加电脑随机录取时,家长可向学校提出申请“双胞胎(多胞胎)绑定”电脑随机录取。
六、组织入学
(一)入学。8月30—31日,通过录取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家长的陪同下,持“新生入学报到二维码”到录取学校报到入学,补录的适龄儿童,根据区教科体局统筹安排,到相应学校报到入学,9月1日正式行课。
(二)转学。8月29—30日,对符合条件的转学生,由其监护人持相关证件原件到相应学校,进行转学条件审核,学校对符合条件转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对转入前锋城区或代市场镇学校就读的,接收学校汇总信息并加具意见,及时报教育股审核备案。若划片区域内学校学位已满,符合条件转学生则由区教科体局统筹安排在空余学位就读。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各校要成立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科学有序、高效、公正的工作机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规定,强化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免试就近入学。
(二)注重宣传引导。各校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告栏、致家长一封信、招生工作明白纸、毕业班全覆盖集中宣传、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新的招生政策、招生办法,确保广大群众特别是即将上小一、初一的学生及家长清楚最新招生政策,知晓报名登记时间节点、流程和方法,对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少年入学要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搞好“上门服务”。要切实做好招生服务工作,设置“招生咨询服务岗”及“招生咨询热线”,耐心接待和回答群众来访、咨询,组织工作力量开展线下志愿服务,帮助使用“全省系统”申请入学确有困难的家长在平台上填报相关信息、上传佐证资料。
(三)强化监督检查。区教科体局将会同教育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招生“十项禁令”纪律要求,加强学校招生工作监督。畅通举报渠道,认真核实群众信访投诉,严肃查处顶风违规招生及乱收费行为,进一步提升普通中小学招生规范治理和违规招生防控能力。切实营造规范有序、令行禁止的良好教育生态。
(四)做好信访维稳。各校要健全协调机制,针对往年易发问题及涉及招生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会商,认真开展形势研判,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和完善招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评估和处置应对,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突发事件,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在招生过程中,各校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五)规范学籍管理。一是要规范学籍注册管理。严格招生计划管理,在招生入学系统和学籍系统中明确设置各学校各学段招生计划数,落实招生计划刚性执行。严格学籍注册,逐校审核,确保学校招生计划、招生结果和学籍注册三项统一。二是要严格学籍转接管理。学校不得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不得迫使没有申请转学的学生转学,由此造成学生辍学的,由原就读学校承担责任。学校不得以增班转学选拔学生,新建学校转学招生由审批地严格管理。小学高段无正当理由原则上不得转学,区教科体局将通过学籍系统动态监测学生转学情况,坚决防止通过转学提前抢挖生源。
监督举报电话:0826—2350062,0826—2889233。
广安市前锋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
2022年5月14日
【我要纠错】- 省(区、市)政府网站
- 四川省市州网站
- 广安县(市、区)网站
- 其他网站
- 主办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站维护: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26-2889001
- 蜀ICP备13022447号-1
网站标识码:5116030003
川公网安备 51160302511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