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1-04-30 15:16
-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的重要意义
我区农作物病虫害多发、重发、频发,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带来系列社会、生态问题。生物农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可有效缓解大量、单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的不利局面。全国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超过90种,登记产品约3000个,年产量超过12万吨,推进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以下简称“替代行动”)有基础、有必要,意义十分重大。
(一)“替代行动”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前锋区气候温暖潮湿,生物多样性丰富,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是生物防治适宜区。在农业生产遭遇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实施“替代行动”,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二)“替代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迫切需要。我区农业正处于“量”到“质”转变的关键期,绿色优质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契合农业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让农产品口感更好、品质更优、营养更丰富,还可以增强作物抗性、提高耕地质量、降低农药残留,是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三)“替代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迫切需要。经过多年努力,全区化学防治面积有所下降,但目前占比仍超过70%,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与其他地方相比,农药使用强度仍然偏高,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隐患,对农业生态环境、自然水体、有益生物影响较大。生物农药具有人畜安全、环境友好、持续控害等特点,能够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具有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质安全、绿色高效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构建生物农药推广、应用体系,突出农业优势产业、核心产区、知名品牌,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替代行动”,不断增加有机、绿色农产品供给,积极推动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行动目标
紧紧围绕“绿色供给”和“农民增收”两大基本任务,着力抓好技术模式的集成和标准化研究,制定出台一批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技术规程和标准;着力提升示范区产业绿色发展能级,在稳产增产前提下,到2025年,全区生物农药防治占比提高至3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生产基地生物农药占比达50%以上,生物农药加快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
(三)指导原则
政策引导,市场驱动。落实绿色生态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探索建立生物农药补贴机制,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积极性,鼓励农民应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示范带动,上下联动。全国将生物农药推广应用纳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各地要积极创建绿色防控示范镇(街道),带动种植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周边农户等开展生物农药防治。
农企对接,互惠双赢。引导农业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资企业对接与合作,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产品直供、技术指导、示范推广活动,通过合作,使各方互惠互利,保障“替代行动”持续健康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丰富天敌昆虫种类。在现有赤眼蜂、捕食螨等害虫控制效果明显的优势天敌产品基础上,扩繁丽蚜小蜂、异色瓢虫、烟盲蝽、小花蝽等天敌品种及授粉熊蜂,组织开展释放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危害试验示范,加大在我区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柑橘及设施农业上的推广应用。
(二)加大害虫性诱引进示范。积极引进适合不同种类害虫、不同地理环境的性诱技术,筛选诱虫量大,稳定性好,持效期更长,释放更均匀的害虫诱芯,加大在草地贪夜蛾、水稻和蔬菜等害虫上的试验示范研究与推广应用,大力推广害虫迷向技术防治果树、蔬菜害虫。
四、主要措施
突出主要作物,抓住重点区域,从研发、生产、推广使用等全产业链着手,开展四大行动,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绿色农业发展需求。
(一)“替代行动”示范引领突破行动。突出抓好示范基地建设、主体培育、技术集成和产品质量。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现代农业示范园、果菜茶优势产区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等率先实施“替代行动”,遵循生态学规律,依靠科技创新,将推广应用生物农药作为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措施,逐年提高生物农药应用覆盖率。开展“生物农药+”技术集成示范,大力推进“生物农药+害虫诱杀”、“生物农药+综合种养”、“生物农药+生态治理”等绿色防控模式示范,持续推进“以虫治虫”、“以草治草”等现有技术应用,切实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擦亮现代农业园区的绿色底色。运用市场机制,扶持一批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的农业专业服务组织,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开展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直通式服务,解决生物农药等应用技术相对复杂的问题。积极推动构建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抓好示范基地品牌打造,构建生物农药推广使用长效机制。
(二)投入保障机制构建行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采取企业自筹与财政资金支持相结合方法,积极争取利用动植物保护能力工程,支持生物农药生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鼓励农民优先选择使用绿色环保投入品,对使用生物农药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进行补贴。在实施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中,优先考虑使用生物农药。
五、保障措施
(一)优化补贴机制。将统一科学安全施用生物农药、统一安装性诱装置、统一释放天敌昆虫等纳入统防统治作业费补助范围,开展粮油作物“替代行动”补贴试点。探索形成政府资金正向引导、经营主体愿意投入、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1+1”联系指导制度,成立“替代行动”专家指导组,强化产、学、研、技协作,大力开展技术集成示范。形成以作物为主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的替代技术模式。构建植物保护机构+科研院所+专业化服务组织+农药经营者的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植保科技创新应用新机制,提升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服务能力。
(三)创新推广应用机制。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强部门协同,将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作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实施“替代行动”的重要抓手,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撬动社会资本,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基地,开展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社会化服务,改变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就是“化学农药防治队伍”的形象,合力推进替代技术推广应用。
(四)强化宣传引导。以全社会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契机,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替代行动”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提炼各地推广“替代行动”的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并通过现场会、观摩会、专题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积极宣传推广,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替代行动”的良好氛围。
广安市前锋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30日
- 省(区、市)政府网站
- 四川省市州网站
- 广安县(市、区)网站
- 其他网站
- 主办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站维护: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26-2889001
- 蜀ICP备13022447号-1
网站标识码:5116030003
川公网安备 51160302511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