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共建公平竞争环境,共谋高质量发展 强化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创优公平竞争环境,营造诚信守约风尚
  •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4-11-20 10:31
  • 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

11月8日早上9点,前锋区观塘镇三台村,刚送完孙子上学的周国华,早早来到村里的“三台带富车间”。调整引线器和线轮,对齐布料边缘,咔嚓嚓踩起缝纫机踏板……在“嗒嗒嗒”的机器声中,通过周国华的一系列熟练操作,桌板上的布料很快成形。

54岁的周国华,是三台村村民,之前常年在外打工。几年前,孙子出生后,她便辞掉外边工作,回乡照顾孙子。这两年,孙子上小学后,每天自己的空闲时间也多了起来,勤劳的她便一直琢磨着找点事做,补贴家用。

“每天除了接送孩子、照顾家里外,能利用的时间很琐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和顾家难以两全的问题,让她一度很困扰。

三台村距观塘镇五公里,全村800多户村民中,不少人都曾在广东、福建等地从事纺织行业,有一定的纺织工作经验。其中,不乏像周国华一样,为了照顾孩子留守在家。

集思广益,主动作为。三台村村干部利用产业发展资金改造了车间厂房,同时配备多台缝纫设备,走访、联系企业引进技术含量较低、工艺不复杂的订单到车间生产。

车间建在“家门口”,“领”着村民一起富。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三台带富车间”建起来后,开始与前锋区轻纺服装产业园内的佳宏制衣厂合作。

有了订单和工作地点,和周国华一样,三台村许多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的中青年妇女也有了自己的“梦工坊”。

“这个产业具有入门门槛低,机动性强、灵活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村的留守人员来干,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挣钱。”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朱霞玲介绍,用工高峰期,有40余名周边村民在此灵活就业。

在距离三台村带富车间9公里处,有着一家类似的“梦工坊”,同样让众多留守人员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

办公区、生产区、后整区、打包区……分区明确的车间里,数十名工人脚踩缝纫机,手中的原材料上下翻飞,缝纫、打包等工序行云流水。

这便是前锋区代市镇的枫叶服饰有限公司的带富车间。车间负责人叫胡建明,是代市镇人。1998年开始,他便在广东东莞等地从事服装行业。

“外面千好万好,都不如家乡好。”于是,2017年,当得知前锋区正在招商引资时,已经在外开服装厂8年的胡建明决定回乡考察。

“带富车间高效、集约,产能弹性兼容,将生产车间设在场镇上,能盘活闲置仓库、厂房,节约成本。”说干就干!2019年,胡建明在龙泉社区创办了枫叶服饰有限公司。

这个800平方米的车间,吸引了附近90多名当地居民在此就业。

“离家近,既能挣钱,又不影响照顾家里,关键是还交到了知心朋友,这个工作巴适!”工人游萍萍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一边笑着说道。

“‘车间务工+家庭作业’的工作模式,辐射周边村发展了5个加工点,年产成衣10万件左右。”胡建明说,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工人工资3000元至5000元。

打工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目前,前锋区已有65个“带富车间”,通过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服务,已累计帮助150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前锋融媒 兰林前 广安日报记者 刘琴 刘定春)

【我要纠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