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3-12-21 08:55
- 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五纵四横城市骨架网。
广安过境高速代市互通。
交通安全及爱路护路宣传进校园。
西渝高铁康渝段加快建设。
百业兴旺,交通先行。通达的综合路网、精细的道路管护、便利的出行服务,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前锋区交通工作亮点纷呈,对外打通大通道、对内疏通“内循环”、定制出行优服务,这方土地的交通“血管”更加完善,发展更添活力。
加快项目建设
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
12月18日,记者在位于虎城镇双河村的镇广高速白马渠江特大桥建设现场看到,大桥风姿初显,横跨渠江的红色桥身即将合龙。“大桥目前正在进行桥身最后6节钢管拱的吊装工作,预计12天之后全部吊装完成。”大桥施工现场负责人徐敬林介绍道。
今年以来,大桥在保证施工安全、质量的同时,抢抓进度,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白马渠江特大桥即将完成钢管拱肋合龙,完成总形象进度的40%,为明年的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徐敬林说。
白马渠江特大桥是镇广高速通广段重要控制性工程之一,其桥型结构为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净跨390米。项目建成后,对于完善区域路网、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盘活川陕红色旅游资源,以及带动川东北沿线城市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来到广安境内的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标项目蔡家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蔡家沟特大桥已完成所有桩基施工,墩台已经完成41%,正在进行连续梁0号块施工,该大桥是广安市高铁在建项目中跨度最大的连续梁桥梁之一。”该项目经理杜平介绍。
今年以来,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标项目已完成广兴镇龙滩河特大桥、旭阳村特大桥、代市镇特大桥、蔡家沟特大桥桩基1687根,承台185个,墩身126个,占设计(墩身)551个的23%;王家塝隧道、永兴隧道开挖1273.4米,仰拱837米,二衬117米,占设计(隧道)4668米的27%。
西渝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和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渝高铁康渝段的建成投用,将使四川、重庆与陕西等地交通更加便捷快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交流提供更大的便利。
在S507前锋区龙滩(大竹界)至华蓥市老屋嘴段改建工程现场,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道路排水渠模板支护施工,为下一步混凝土浇筑作准备,工人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S507前锋区龙滩(大竹界)至华蓥老屋嘴段是前锋区连接华蓥市的一条交通要道,也是前锋区一条重要的出境路。记者了解到,由于长期受重载车碾压,原道路路面出现破损、塌陷、凹沉等现象,不仅降低了驾乘人员行车舒适度,更严重影响周边群众安全出行。
为方便群众出行,今年11月起,该区组织广安鑫鸿交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对S507前锋区龙滩(大竹界)至华蓥市老屋嘴段实施道路提升改造。该项目全长18.102千米,改建段设计起点位于前锋区桂兴镇大店村,止点位于华蓥市老屋嘴,与G350形成平面交叉,目前已完成波形护栏拆除、土石弃方挖掘、道路护肩施工,自来水管、燃气管道及光纤线路迁改等施工,后续提升改造工作正加紧进行,施工段道路预计将于2024年春节前达到通车条件。
西渝高铁康渝段站前十标项目加快施工、镇广高速白马渠江特大桥快速推进、S507前锋区龙滩(大竹界)至华蓥市老屋嘴段拟于年底完成改建……今年以来,前锋区全面打响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狠抓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投资8.8亿元、同比增长158.8%,超目标任务58.8个百分点。
对外大通道项目建设摁下“加速键”,与该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密切相关。“我们成立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重点项目(任务)建设指挥部,周密做好交通项目国土空间、土地指标等要素保障,将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纳入绩效考核,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前锋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庞欣诣介绍道。
同时,前锋区加快项目前期工作,S507华蓥市天池镇至前锋区龙滩镇(达州大竹界)建设工程、G660广渝快速通道、S316广安北部经济干线等项目全力开展前期设计、工可报批工作,力争早日启动建设,加快形成“一港口二铁路三高速四纵五横”综合交通网。
做好道路管护
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12月19日,记者在前锋区现代粮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现代粮油产业配套道路四号路工程(以下简称“四号路”)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操作挖掘机进行路基整平工作。
该道路主线全长1.199千米,新修建道路将根据规划,由原本路面宽度7.5米拓宽至10米或14米;支线全长117.386米,路面宽度9.5米,其中车行道7米。主线与支线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该道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条件,方便群众出行。
“原道路路面破损、塌陷,严重影响周边群众安全出行。对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后,道路等级也将提升,将大大提高道路通行条件,减少安全隐患。”广安前锋交通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龚大力介绍道。
据了解,四号路为前锋区城市支路,起于物流大道南,途经海晶石油、中国石油,下穿襄渝铁路,止于中石油附近,与中石油、老磨坊、海晶石油出入口及龙塘新村顺接。作为保障龙塘街道永前社区、长红村、长胜村居(村)民通行的民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近1200万元,于今年10月19日开始施工改造,目前已完成总工程的50%,预计2024年1月20日建成通车。
公路交通是社会民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前锋区坚持管养并重,提升公路服务水平。今年以来,该区持续做好道路养护工作,加大对G350坑凼、西环线垮方、代(市)小(井)路破损路面等修复整治力度,全年共整治零星落石、滑坡等安全隐患10处,清理病危树100余棵,增设、更换安全警示牌15处。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道路管护,前锋区自2020年开始实施路长制,按照“一路一长”的要求,建立健全区、镇(街道)、村三级路长制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管理体系、考核体系,定期开展道路巡查,监督、指导分管县道及联系片区乡村道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和路域环境整治、公路应急等工作。截至目前,该区全年重点巡查了S204、G350、港前大道等国省干线,清排公路乱堆乱码及路障50余处,排查整治公路安全隐患35处,整治率达到100%,全面改善了公路综合环境,创建了“畅、安、舒、美”的公路出行环境,为全区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支撑。
与此同时,前锋区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切实解决农村公路“轻养、缺养”的短板问题,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和谐繁荣前锋提供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保障。该区按照“1053”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每年配套农村公路日常维护资金40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创新采用设置公益性岗位、村民投工投劳、乡友捐助、企业资助等途径,补足养护资金缺口,全力保障养护工作有效开展。
为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从2021年起,前锋区各级路长及相关部门结合普法教育、“5·26”爱路日,推进爱路护路乡(村)规民约成为行动自觉,并组织开展公路法律法规“进村组、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充分利用农村集市广泛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同时,将农村公路管养、爱路护路村规民约与乡风文明行动相结合,实现村规民约制定率100%,“公路管护、人人有责”理念深入人心,增强了群众爱路、护路、养路的意识。
下一步,前锋区将持续推进养护专业化、规范化、机械化建设,探索建立以PQI指数(路面质量指数)为基础的农村公路养护决策机制,完善养护质量、数量与养护经费拨付相适应的养护资金增长机制,进一步提升路况水平,方便群众出行。
优化交通服务
提供“乘”心如意的出行体验
打开“广安出行”小程序,在小程序中点击“定制公交”选项,在其中选择“前锋阳光城”定制班次,完成上车日期、地点等选择后支付车费,就可以预约好第二天从广安城区到前锋区的定制直达公交线路。
市民黄琴是前锋区一家制鞋企业的管理人员,借助广前定制直达公交,家住广安区的黄琴通勤过程方便了不少。“提前一天买好票,车子非常准时,而且停靠站点少,比普通公交车快许多,路上能省不少时间。”黄琴告诉记者。
黄琴乘坐的“直达公交”,是今年4月初开行的广安至前锋定制公交客运服务。据了解,根据广前线路上下班职工“潮汐式”出行方式的特殊情况,前锋区交通运输局积极与广安永祥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进行对接,经过试运行之后,正式开行广安至前锋定制公交客运服务,现已投入西部牛仔城定制1号线,前锋阳光城定制1号、2号、3号线共4辆60座定制公交客运车辆,出行日期、班次、线路选择等均可在线上完成。等待时间少了,选择方式变多了,极大满足了前锋职工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道路越通畅,交通越便捷,意味着人流、物流效率越高,发展速度就会越快。打破区内交通服务堵点,不断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前锋区通过新增线路、加大城区内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个性化定制公交等方式,打通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出行更舒心。
家住大佛寺街道龙镇社区的居民张军对近些年越来越方便的交通感触颇深:“我母亲住在岳池,今年10月,前锋到岳池的中巴换成了9座小巴,打电话就可以上门来接,不用早早出门去车站等了。”
通过中短途传统班线客运定制化改造,以往前锋区开往广安各区县的中巴变“小”了,但是效率变高了——变成9座的客运小巴后,班次相比以前更加密集,定制客运突破了传统班线客运“定点、定线、定车、定时”的约束,可提供上门接送、定点接送、短途接驳等多种出行接驳方式,大幅缩减了乘客的出行时间。
“定制化改造之后,不仅方便了乘客,我们对车辆运行状态的监测和车辆的调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安兴通达运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梅凤告诉记者,通过搭载在车上的GPS和摄像头,调度员可以在公司的安全系统上清楚地看到车辆的位置、速度、乘客数量。“我们接到乘客的电话,就可以根据乘客上车地点安排地图上距离最近的车辆上门接送,效率高多了。”
直达公交、定制化客运、交通+……一系列措施,不断织密前锋区交通服务网。截至目前,区内建成投用三级客运站1个、镇客运站4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13条,升级改造村级招呼站(牌)197个,实现站点、线路、车辆全覆盖,形成村相通、镇相连、城乡一体、安全便捷的农村客运网络。
在与交通紧密相连的物流领域,前锋区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依托26个区、镇快递物流站点和116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站,依靠交通路网,打破农村物流运行不畅瓶颈,构建覆盖区、镇(街道)、村的乡村物流网,助销特色农副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前锋城区与广安、华蓥等地的城际公交线路,积极推动前锋汽车客运站向‘客运枢纽站’转型。同时,加大区内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增加公交车辆、新辟线路、延伸线路、配套支线等形式,进一步优化城区公交线网,推动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站点有序衔接。”庞欣诣介绍道。(前锋融媒 姜曦悦 吕甜 丁彦博)
【我要纠错】- 省(区、市)政府网站
- 四川省市州网站
- 广安县(市、区)网站
- 其他网站
- 主办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站维护: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26-2889001
- 蜀ICP备13022447号-1
网站标识码:5116030003
川公网安备 51160302511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