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强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确保年年有新变化、五年见大成效!
共建公平竞争环境,共谋高质量发展 强化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创优公平竞争环境,营造诚信守约风尚
  •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5-05-16 10:52
  • 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

航拍仁和寨

春日的仁和寨吸引游客赏花观景(拍摄于3月中旬)

天朗气清,微风习习。5月,与三五好友,循着蜿蜒的柏油路驱车驶入前锋区观塘镇仁和村。这里打造的仁和寨农旅结合体验区,正以“千年古寨”之名,在群山与渠江间徐徐展开农旅融合的画卷。

仁和寨‌,原名人和寨,取“天地人和”之意,后更名为仁和寨。它位于前锋区观塘镇仁和村与莲花村交界处,海拔约600米。其建于明朝末年天启年间,由当地蒋、宋、郑、廖四大家族共同出资修建,旨在抗击土匪和强盗,保护村民的安全。

此前就听闻,仁和寨已成为集休闲垂钓、户外露营、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网红“打卡点”,吸引着八方游客。

甫入寨门,一池碧水便撞入眼帘。湖旁紫色小花如繁星坠地,湖中倒映着浮云流转。岸边不远处有一张飞舞的秋千,白衣女子荡向高处时,发丝扬起,她的伙伴赶紧按下相机快门键,保存这一时刻。一旁停着一辆绿色复古轿车,透过车窗可见里面堆着花束,几位女子正轮流倚车拍照,笑声爽朗。

仁和寨位于山腰。在这里,远眺可见华蓥山脉如黛色屏风横亘天际,近处渠江如练。蜿蜒的观景步道,串联起寨中农耕文明的旧韵与新趣。于此漫步,山风掠过,空气中夹杂着油菜籽的余香,裹挟着收获的喜悦。登上“稻梦空间观景台”,可见脚下梯田层叠,青黄斑驳的油菜已完成收割。不禁让人回想春日,黄澄澄的,一片片花海,应是如何亮眼。

寨中核心区域“仁和之森露营基地”完全亮相。三角帐篷和演艺舞台隐于林间,巨型仿瓷杯静静伫立,“天地人和桥”,连通“千年古寨”和“仁和稻梦空间稻渔种养结合园区”,还有几口柴火灶排列于一旁的亭檐之下,等待着“厨神”大展身手。

大家支一顶帐篷,生炭火烧烤,现钓现烹一条鱼,听见油脂滴落炭火的滋啦声与林间鸟鸣相和。

还在寨中偶遇了笑得合不拢嘴的村民。村民笑容的背后,暗藏一组数据:在村集体经济方面,仁和村从2021年的0元跃升至2024年的50万元,如今账上已有100多万元。

仁和寨逐步在本地近郊游“出圈”,是仁和村发展的缩影。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德平介绍,比如粮油方面,今年刚完成油菜收割,产量有3万多斤,产值约11万元。目前正在种植水稻,是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寨米”品牌的主要原材料。

近年来,仁和村坚持“产业引领、旅游驱动、乡村宜居”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仁和村实现全面振兴。一方面,通过村民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种植业和渔业壮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在天池堰、黄桷湾、姜家堰塘发展渔业,在仁和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同时发展竹业,打造竹海旅游休闲目的地;此外,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服务能力。

离寨时,还见有不少游客穿梭于蜿蜒的观景步道,笑声与花海相映成趣。仁和寨的故事,恰如这四季轮作的田野,既守着“天府粮仓”的农耕根脉,又借文旅东风奏响乡村振兴的崭新乐章。若问何处能寻得一缕乡野的灵魂?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古寨的晨雾与暮霭之间。(前锋融媒 姜曦悦 见习记者 邓林灵/文 本报记者 刘秦君/图)

【我要纠错】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