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发布时间:2022-03-25 14:59
-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 浏览量:
- 字体:【大 中 小】
- 分享到:
河水碧波荡漾,两岸景色宜人,各种健身设施、个性观景平台点缀其间,令人流连忘返……3月20日,漫步在前锋区的芦溪河边,一幅水清岸绿的秀美画卷呈现眼前。
“这些年,前锋的河流经过‘河长’们的精心管护,环境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了。”看着竖立在河边的河长公示牌,在岸边游玩的人们纷纷点赞。群众的褒奖是对该区河长制引领治理的水生态文明成果最大的肯定。如今,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前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芦溪河、廖家河等流域的河水变清了、河道变美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变化的背后,是前锋区高位推动、全民参与、持续推进河湖库保护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
从“有名”到“有实”
芦溪河属于渠江的一级支流,穿前锋城区而过,被前锋区市民视为母亲河。然而,2017年以前,因受沿岸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排放等污染,芦溪河水质为劣Ⅴ类,被当地市民戏称为“臭水沟”。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为啃下芦溪河水域治理工作这块“硬骨头”,前锋区牢牢扭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对芦溪河采取“双河长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加快芦溪河水环境治理。
“前锋设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区总河长和分管环保的常委担任芦溪河区级(双)河长,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主要领导同志担任警长、检察长的工作体系。”前锋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蔡勤介绍说,近年来,芦溪河区、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超4.7万余人次,召开各类联席、工作部署会议200余次,协调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1511起。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部门联动下,实施了防洪治理、清淤疏浚、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工程,改善了芦溪河的生态条件。
“干河沟变成水量充沛的‘母亲河’,臭水沟变成鱼翔浅底的清水河,水质从劣Ⅴ类达到Ⅲ类标准,部分时段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标准。”蔡勤说,芦溪河环境的巨变只是该区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的一个缩影。
前锋区现有区、镇、村(社区)三级河湖长130名、警长40名、检察长12名、网格长12名,去年各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3万余次,区级警长、检察长累计巡河64人次,更新“一河一图”13份,编制“一河(湖)一策”12个,制定“四张清单”40份。截至2021年底,前锋区12条区级以上河流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断面达96.6%,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率100%、达标率100%。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该区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的具体体现。
全民参与
从“旁观者”变“守护者”
“河道水质干净、码头秩序井然……”3月21日上午,渠江代市镇流杯村段村级河长王益明在巡河后,认真地做着记录。
王益明告诉记者,渠江代市镇流杯村段有一个码头和一片浅水区域,由于环境好,时常有市民到此游玩,每次巡河,他都将码头和附近区域作为重点,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爱护环境。
这是前锋区推进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的一个片断。该区共有12条区级以上河流、23座水库、3000余口山坪塘。
如何守住绿水青山?前锋区给出的答案是——树立全区“一盘棋”理念,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格局。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蔡勤说,为进一步增强水环境保护宣传,前锋区还招募了“企业河长”13名、“河小青”48个,并积极组织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河湖库环境保护。
3月22日至28日是“中国水周”。连日来,前锋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增强广大群众的水法治观念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去年,结合“人民阅卷·广安行动”、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走访等工作,利用世界水日、河湖长制“七进”宣传和世界环境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广播、微信、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刊播发送宣传信息和资料1万余条(份)。
在乡村,通过设定垃圾点、建立村规民约、推行“积分超市”活动等方式,将河道环境保护纳入村民自治范围,调动了沿河村民爱河、护河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合力治河的新格局。
如今,在前锋,不仅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也实现了群众由“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角色转变。
持续推进
实现河湖库“长治久清”
“今年将继续在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守护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蔡勤介绍,今年,前锋区将继续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结合河湖长制工作新使命,以水施策,为境内河湖库治理实现“长治久清”打下基础。目前,该区制定了2022年河流“四张清单”和工作要点,为今年河长制工作绘好蓝图。
全年力争全区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定标准,地表水消除劣V类断面。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5%,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思路清晰则方向明。该区将持续开展“用双脚丈量河流”行动,持续完善河长制“一张图”基础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提高河湖长制基础信息数据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加强良好水体保护,实施环湖截污、水土资源调控等重点工程,提升全区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探索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开展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增强河湖自净功能,有效防治河流、塘库等水体富营养化的趋势。加强“三水统筹”,开展城市公园水体专项整治,建成一批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打造惠民亲水生态景观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美丽河湖。
完善区域内河流协同共治、联合预警机制,严格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在全区河流、水库、渠道范围内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清理整治,确保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持续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规范河道管理,提升水域岸线保护;抓好重点流域治理,巩固芦溪河、廖家河、范家桥河、四桥河等小流域治理成效。加快推进城市建成区排水管网改造和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持续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站)提档升级、达标运行。(吴明洪 前锋融媒 兰林前)
- 省(区、市)政府网站
- 四川省市州网站
- 广安县(市、区)网站
- 其他网站
- 主办单位: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网站维护: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826-2889001
- 蜀ICP备13022447号-1
网站标识码:5116030003
川公网安备 511603025116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