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聚焦涉企行政执法痛点,从源头管控、分类监管、监督赋能三方面精准施策,推动规范化与营商环境优化双提升。今年以来,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9.8%
一是源头管控,规范执法基础。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大起底”,全面清理公示42个执法主体,杜绝“越权执法”。编制涉企检查“一张清单”,明确165项检查事项及实施依据,在政府官网开设专栏集中公示16份检查清单和14个部门年度检查计划,明确检查时间与上限,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二是分类监管,灵活执法方式。建立重点部门执法数据动态监测机制,整合多部门涉企检查事项,统筹联合检查,今年涉企检查同比下降39.8%。依托“天府入企码”数字化平台实行“扫码入企”,执法人员亮码展示身份、检查事项等,检查结果实时上传,并同步接受企业评价和反馈,今年来开展“亮码”检查224次,企业满意度100%。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措施,今年来办理柔性执法案件152件。
三是监督赋能,提升服务质效。通过区政府官网、“新前锋”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违规执法问题线索征集公告,未收到相关线索反馈。梳理12345热线执法投诉,掌握线索97条,经核查均不属于企业投诉线索。聚焦突出问题查纠,对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3个部门的103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件开展全面评查,发现问题卷宗41个,制发监督文书11份,推动整改问题1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