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前锋区牢树“法治安区”理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精准聚焦“四大关键”环节,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抓好“关键少数”,将法治思维入脑入心。发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带头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的必修课程,同时,依托专题培训班、讲座等,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将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和日常学法考法的重要内容,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59部,在全区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抓好“关键群体”,将法治种子播撒课堂。聚焦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结合当前社会热点,紧盯开学季等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校园安全防范、提升师生法治素养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普法讲师团、法治副校长等普法队伍作用,着眼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霸凌等,举办“开学第一课”、“青春志愿·与法同行”等系列法治宣讲活动30余场次,深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电信诈骗等法律法规,覆盖师生4000人次,发放宣传手册及物品2000余份,不断增强青少年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抓好“关键领域”,将法治理念送进乡村。坚持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建强基层法治队伍,纵深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统筹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向乡村“末梢”延伸,持续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现已结对子“法律明白人”555名,完善9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成12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并实体化运行,“一站式”解决群众法律服务诉求。
抓好“关键节点”,将法治文化浸润社会。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突出重要时间节点,多元化开展法治宣传,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统新型并进”的立体化普法宣传格局,线上精心录制《75秒看检察》《瘦身陷阱》等“三微”法治作品9部,其中《安置风波》微视频荣获第九届广安法治微视频微电影二等奖,《变与不变》微电影荣获第九届广安法治微视频微电影最佳创意奖;线下建立广安市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芦溪河法治文化公园,为群众提供了多渠道、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服务,着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为推进前锋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